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

金盞花新卡斯提爾皂

馬賽皂又稱卡斯提爾(castile),此皂參考花蓮姐的新卡斯提爾配方,也是純橄欖皂改良後的配方。

用馬賽皂的配方,但是將72%的橄欖油調整了成甜杏仁油+榛果油+橄欖油的總趴數一樣等於72%。

感覺多加了這二種油應該會比一般的馬賽皂會再滋潤一些。





成份:甜杏仁油、榛果油、橄欖油、棕櫚油、椰子油

精油:依蘭依蘭、薰衣草、天竺葵、佛手柑、尤加利

添加物:金盞花、紫草小皂塊

打皂日期:105.11.11

用途:洗臉、洗澡

適用膚質:乾性

冷油冷鹼,純手打一小時

*我打皂這麼久,顯少用複合精油,沒想到這次隨意加的複合精油,洗起來味道真的跟一般的單一精油不同,有很多香味的層次感,我自已還蠻喜歡的,只是因為是隨意加的,沒記錄%數,無法再調製一模一樣的味道了@@

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

紅棕米糠皂

這款也是出自娜娜媽的配方。

原本要打100%紅棕果油皂,但所剩油品實在太少,臨時多加了20%的米糠油,改成這款紅棕米糠皂。

雖原也是想體驗紅棕果油皂,但為了定色還是用了母乳冰入鹼。

這款皂打不到十分鐘就T了,入膜時已幾乎濃T,所以有坑洞@@

入模後隔天脫模,再隔一天想蓋皂章已堅硬到蓋了會裂,故索性不蓋。

成份:紅棕櫚果油、米糠油

精油:佛手柑精油

打皂日:105.11.05


100%酪梨皂

曾聽聞100%酪梨皂好洗,一直沒機會嘗試。

那天看了娜娜媽的天然皂研究室一書,書中針對很多單一油品的皂,分別比較其泡沫、成品及洗感。

其中這款皂是皂友推薦好洗皂款之一,也是all in one的皂款。

看了讓我躍躍欲試,所以少量的打了幾塊。

單純想體驗其洗感,所以用純水入鹼,也著實的打了半小時以上。

娜娜媽的天然皂研究室(引用自書中文字)

◎未精製酪梨皂
油品呈現天然的綠色色澤 & 皂友一致推薦的好洗皂款
酪梨油是我習慣使用的油品之一,萃取分成整顆果實取油,或是僅用果肉取油。未精製的酪梨油呈現深綠色,保有天然的葉綠素色澤,在低溫下會產生明顯的冬化狀況(油品分層,部分變成固體);而精製酪梨油經過脫色脫臭處理,呈現金黃色。

來製作手工皂,也是製作「低敏感手工皂」或是「嬰幼兒專用皂」的絕佳材料之一,另外,也很常用於改善乾性肌膚或是曬傷引起的問題等等。

在手工皂的應用上,建議添加的比例為5%~100%,也可以試著取代馬賽皂配方中的橄欖油,能讓皂體變得更硬、泡泡更豐盈,值得一試。




成份:100%未精緻酪梨油

精油:玫瑰天竺葵

打皂日期:105.10.30



*可能是因為我是混合肌,T字部份偏油,像這種全軟油或軟油偏多的皂款,我都覺得洗不乾淨,洗臉都要洗個二三次@@,且皂友說這款的深層潔淨的效果,可以直接缷妝,但是我卻感受不深,哈哈。冬天洗澡倒是蠻溫和保濕的。
這款皂我晾了二個月以上,密封包裝了,他竟然長油斑,逼不得已我將它融成偽液體皂,裝入慕絲瓶。
因為同期做的皂款也晾了差不多長的時間,但只有這款皂長油斑,事後上網查才知道原來像這種全軟油皂至少要晾六個月以上,讓他完全乾燥,才能避免長油斑。

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

艾草平安皂

成份:橄欖油、棕櫚油、椰子油、篦麻油、葵花油

精油:香茅、山雞椒

添加物:低溫艾草粉

打皂日期:105.10.23

用途:洗臉、洗澡

適用膚質:中性

艾草水入鹼,冷油冷鹼


紫草蠶絲蛋白乳皂

因為上回做的蠶絲蛋白美白皂太好洗了,緊接著又打了一鍋蠶絲皂。

紫草皂沒庫存了,想到泡了大半年的紫草浸橄欖油,就打了這一鍋。

剛切皂時的電視框。



成份:榛果油、紫草浸橄欖油、棕櫚油、椰子油、篦麻油

香氛:夏日白茶(非常淡接近無味)

添加物:蠶繭

打皂日期:105.10.22


用途:洗臉、洗澡

適用膚質:乾性

冷油冷鹼

乳油木滋養皂

成份:乳油木果脂、橄欖油、棕櫚油、椰子油、篦麻油

香氛:雛菊香水

添加物:小皂塊

打皂日期:105.10.10

用途:洗臉、洗澡

適用膚質:乾性

洗米水、牛奶水入鹼,冷油冷鹼





家事皂

因最近洗衣用的皂用太兇了,趕緊趁秋天多打一些備用。

成份:橄欖油、棕櫚油、椰子油、篦麻油

香氛:嬰兒香

打皂日期:105.10.10


用途:洗衣專用

冷油冷鹼。洗米水入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