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

陽光棕櫚皂

 

成份:紅棕櫚油、椰子油、甜杏仁油、橄欖油、蓖麻油、芥花油

精油:薰衣草、尤加利、茶樹、迷迭香

打皂日期:109.10.24

水相: 牛乳、水

用途:洗臉、沐浴

適用膚質:中性、乾性







豬脂保濕皂

這款是為了解決我冰在冰箱的豬油與母乳特製的。

之前做過豬油皂,覺得非常的滋潤,很適合冬天使用。

但是因為煉製豬油對我來說很麻煩,又會產生大量油煙,所以實在不想為了做皂特地去炸豬油。

但是為什麼會有這些豬油呢?

嘿嘿嘿…這些豬油是我們平時吃烤韓式五花烤肉時滴出來的油,我慢慢收集來的。

我們家吃烤肉用的那台機器下方有一個地方是專門收集滴下來的油,所以不會很麻煩。

而且這是完全無調味的五花肉滴出來的(其實跟炸豬油的概念一樣)我才敢拿來使用... 

若是有調味的肉應該就不適合。








成份:豬油、椰子油、甜杏仁油、橄欖油

香氛:夏日白茶

打皂日期:109.10.10

用途:洗臉、沐浴

水相:母乳、水

適用膚質:中性、乾性

艾草平安皂

成份:橄欖油、棕櫚油、椰子油、米糠油、蓖麻油、甜杏仁油、紅棕櫚油

精油:茶樹、雪松、迷迭香、山雞椒

添加物:午時水、艾草粉

打皂日期:109.09.28

用途:洗臉、沐浴

適用膚質:中性、油性




經典321



 

成份:橄欖油、棕櫚油、椰子油

精油:玫瑰天竺葵、檸檬

添加物:豆漿、午時水、粉紅礦泥

打皂日期:109.09.28

用途:洗臉、沐浴

適用膚質:乾性


酪梨baby皂

 想不到一轉眼過了一年,才又動手打起皂。

這一年一直讓我覺得好潮濕,就連夏天濕度也高達70-80%。

所以完全起不了打皂的興緻。

眼看著自已的庫存皂已見底,剛好大雄也訂了幾款愛用皂。

趁著秋高氣爽的天氣,訂了二大箱的油,趕緊打起一年用的皂備用!




成份:酪梨油、橄欖油、可可脂、 乳油木果脂、棕櫚油、蓖麻油、椰子油

精油:檸檬、甜橙、佛手柑、伊蘭

水相:豆漿、午時水

打皂日期:109.09.28

用途:洗臉、沐浴

適用膚質:乾性

2019年11月21日 星期四

紫草滑溜蘆薈皂

這鍋是因為常看皂友分享蘆薈皂有多滑溜…

但因處理蘆薈工序本身就很繁鎖…

要先將蘆薈黃色汁液流盡、泡水、又要去皮、榨汁、過濾再冰凍。

我只要想到事前的處理,都直接取消。

但最近又不少人在分享,實在看得我心癢。

所以跟同事要了一些蘆薈,動手打了這鍋。

因為是很久前看的處理方式,我竟忘了要將蘆薈黃色汁液(過敏源)泡水流盡的步驟…

但我是直接去皮,然後清洗後後又浸泡了一整晚。

(因黃色汁液是存在皮跟肉之間的,但我已去了皮才浸泡的,汁液應該更乾淨才對)

差別我想可能是蘆薈滑溜黏液(影響滑溜的程度)會減少吧?!

但即使泡了一夜再榨汁,我覺得蘆薈的黏液還是非常的濃稠,影響應該不大才是。
(待熟成後再來寫洗感)



洗感:不知是蘆薈打得不夠碎還是怎樣,洗起來有小小的顆粒感。快一年了有幾塊有小出油。洗感有些許的滑溜感,但好像不及之前水相全用豆漿的滑溜。所以對我來說也是嘗試一次就行的皂款。


成份:椰子油、棕櫚油、甜杏仁油、紫草浸橄欖油、米糠油、蓖麻油

精油:山雞椒

水相:蘆薈原汁

打皂日期:108.10.24

用途:洗臉、洗澡

適用膚質:中性、乾性

甜杏仁保濕皂(大雄訂制)

這是大雄今年訂制的第五鍋。

我趁秋天這最適合打皂、又適合晾皂的季節內趕快完成。

還沒買濕度計之前都不知金門的天氣的濕度高成這樣。

雖在10月底打的,但在晾皂過程中也曾出現室內濕度70%的天氣。

還好只有出現2-3天,其餘的天氣都大約維持在50-60%的濕度間。



成份:椰子油、棕櫚油、甜杏仁油、橄欖油、酪梨油、乳油木果脂

精油:薰衣草、迷迭香、甜橙

水相:母乳

打皂日期:108.10.24

用途:洗臉、洗澡

適用膚質:中性、乾性